1933年,年仅八岁的彭士禄正在家的附近放鹅。这一天跟平常的每一天一样枯燥,他站在草地上看着鹅吃草。 谁能想到,那个在草地上放鹅的八岁孩子,会在几十年后成为中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1933年的那个午后,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残酷。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父亲彭湃给取名彭赤湿,"赤湿"意为"红色的土地"。他的父亲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人,被毛主席誉为"农民运动大王"。1928年,3岁时,母亲蔡素屏在海丰被国民政府枪杀。1929年,彭不足4岁,父彭湃在上海被国民政府秘密枪杀。 父母双亡后,小彭士禄成了国民党要"斩草除根"的目标。为躲避国民政府搜捕,彭士禄被中共地下党安排到红军队长陈永俊家中,由陈永俊母亲潘舜贞抚养,彭士禄称潘舜贞为"姑妈",改用假名潘保禄。彭士禄说:"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老百姓对我,比对自己的亲儿女还要亲。我有20多个'爸''妈',他们都是贫苦善良的农民,对我特别厚爱"。 1933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凌晨,因遭人告密,不到8岁的彭士禄与照料其生活的潘舜贞被国民党当局一同抓进监狱。那天本来跟往常一样平静,彭士禄在附近的草地上放着鹅群。他手里拿着根小竹竿,偶尔赶赶走散的白鹅。草地上阳光明媚,远山青翠,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乡村午后。 突然间,一队国民党士兵冲了过来,直接把这个瘦小的孩子抓走了。国民党报纸以《共匪彭湃之子被我第九师捕获》的标题并附照片刊登了彭被捕的消息。8岁的彭士禄在汕头石炮台监狱被国民党当局列为"小政治犯"并为之照相,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刊登大幅照片,在醒目的位置注有"共匪彭湃之子被我第九师捕获"等字样。 在监狱里,彭士禄吃的是发霉的饭菜,身上穿的是狱友们用布片拼凑的衣服。此时的彭士禄身上穿的衣服,是狱友们一点点拿布片拼缝起来的,瘦小的孩子眼睛中满是怀疑和防备。敌人每天审讯这个八岁的孩子,想让他承认自己的身份,但潘舜贞拒绝供认彭士禄是彭湃的儿子。潘姑妈是那么善良,忍受着残酷审讯的痛苦,宁把牢底坐穿,也不供认我是彭湃的儿子。 数月后,彭士禄被作为"不规良民"遣送至广州感化院,两年后被释放。出狱时他已经骨瘦如柴,只能靠乞讨度日。那段时间真的很苦,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街头要饭,有时候一整天都讨不到一口吃的。 1940年,周恩来派副官龙飞虎和贺怡带领彭士禄和一些烈士子弟一起离开广东,经桂林等地到达重庆。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彭士禄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邓颖超。周恩来看到这个15岁的少年时,温和地拉着他的手说:"终于找到你了。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 彭士禄被送到延安学习,在那里如饥似渴地读书。1949年,彭士禄被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后又转到大连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1951年,他凭着优异成绩被选派到苏联留学。1956年,时值陈赓大将访苏,彭士禄被其密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陈赓告之要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习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彭士禄表示"只要祖国需要"当然愿意改行。 回国后,彭士禄全身心投入核潜艇研制。当时条件特别艰苦,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长什么样,只有几张模糊的报纸照片和一个从美国买的玩具模型做参考。彭士禄回忆当年时说,"当时各种争论实在太多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常常对研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来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因为敢拍板敢负责,同事们都叫他"彭大胆"、"彭拍板"。 1970年12月26日,中国首艘核潜艇、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091型)下水,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了不到六年造出了核潜艇。1974年8月1日,中国首艘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服役,命名为"长征1号",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除了核潜艇,彭士禄还主导了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他参与引进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自主设计建造秦山二期核电站,为中国核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85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研究设计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按照他的遗愿,骨灰撒向了大海,与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核潜艇永远相伴。 从一个在草地上放鹅的八岁孩子,到中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彭士禄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愿将此生长报国"。他常说:"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那个1933年被抓走的放鹅孩子,后来成了国之栋梁。你觉得是什么让他在那么多苦难中坚持下来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这样的人生经历真的太震撼了。